发布日期:2024-09-01 08:56 点击次数:205
2023年春天,恰逢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五十周年华诞,值此良时,中译公司绝顶推出“翻译·中国 | 东说念主物专访”栏目,盛邀翻译全球笑谈翻译旧事,探讨翻译精神,指点翻译前程爸爸与女儿,与中译公司沿途奖掖后进,联袂促进现代中国翻译功绩的茂密兴旺。
本期东说念主物,张慈贇。
东说念主物先容
张慈贇,1949年7月降生,高等剪辑,好意思国斯坦福大学新闻专科研究生(硕士学位)。
曾任上海市东说念主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上海日报社总剪辑、中国翻译协会常务理事、上海翻译家协会副会长。
1980年,参与创办《中国日报》,时期,除了编写大宗的英文新闻稿、辩驳、特稿和中国文化专栏以外,也翻译了许多法律、演义、历史专著、学术论文、调研讲演、勾通国当然文化遗产申诉、年鉴和万般杂志等。
著有译作:资中筠先生的《中好意思关系史(1945-1950)》、《法国大改进的历史启示》、海伦·F·斯诺的《一个女记者的据说》、《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申诉寰宇文化遗产综述》《布达拉宫》《武当山》国度文物局“中国申诉寰宇文化当然遗产花样”讲演、《中国统计信息概览》《中华东说念主民共和国义务提拔法推行条例》《中华东说念主民共和国个东说念主所得税法》《中华东说念主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推行笃定》《香港绝顶行政区基本法(草案)第5、6、7、9章》等。并参与翻译、审校《寰宇银行年度讲演》、勾通国教科文组织《信使》杂志,好意思国新闻总署出书《换取》杂志等。
出书英文作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系列(英文版,包括《中国谚语故事》《中国历史东说念主物》《中国历史著述》《中国神话故事与三十六计》《中国古建筑过火故事》《中国历代闻名绘制作品赏识》),以及英文《中国非物资文化遗产故事》《魔皆上海》《中国谚语俗话故事》等。
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异常津贴。
2014年,被中国翻译协会授予“资深翻译家”称号。
张慈贇
图源:北京日报
直译?意译?
中译公司:张老诚,您好!相配感谢您接受采访。咱们从一个常见的话题启动,在翻译责任中到底应该直译如成心译,对于这一丝,能否谈谈您的不雅点?
张慈贇:对于直译或是意译,我个东说念主觉得这要凭证读者对象和译文的用途来决定。尤其要提神翻译触及的并不单是是笔墨,更蹙迫的是文化。我在给学生讲英文翻译和写稿课的时候,通常讲这样一段话:
There are a lot of nuances a person learns or perceives throughout his or her education and experiences. A translation might be great per the dictionary and yet a screw up in the target culture. The most dreadful examples can be found in marketing translation, where a single word can destroy the company's image.
我举几个例子:
畴前咱们常用的电板,有一种叫白象牌电板,它的商品名字被直译为White Elephant。然而咱们学英语的应该皆知说念,这个单词有一个界说是a possession that provides few benefits and is an inconvenience or a financial burden to maintain。是以凭证这个界说,白象牌电板的英语直译就显得不对适了。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上海出的金星牌电视机很有名气,也十分畅销。它除了华文还标上了汉语拼音JINXING。然而要是要外售,这个拼音就欠妥当了,因为在英语中,Jinxing恰正是个单词,算作名词真谛是:A person or thing that is believed to bring bad luck,算作动词真谛是:To bring bad luck to,用上海话来说,即是“触霉头”的东西。
从1992年起,我就通常出差到上海,匡助当地办英文报纸。那时,市政府要在全市颁发“斯文单元”的铜牌,指点说要中英文。外宣办的同道找我赞理,他们说还是请了几位翻译,但问了一些老外,皆说看不懂Organization of Spiritual Civilization之类的翻译是什么真谛。我就把这个称号意译成Model Unit,他们又去问一些老外,此次他们皆说懂了。是以,现在上海大街上挂的“斯文单元”的铜牌,英文即是Model Unit。
中译公司:确凿,作念到明确读者对象这一丝很蹙迫,您多年来死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能说说您的感受吗?
张慈贇:要作念好翻译,每一位译者必须十分了了,你的读者是谁。要是是要讲中国传统文化故事,那么,你的读者对象信赖不是给你批论文的考验不详是异邦的“汉学家”。你的读者多数是深广的、对中国文化有一定好奇的异邦读者和受众。是以,一定要凭证特定的读者对象来决定你的翻译样式。
2009年4月8日,闻名中国女应付家傅莹和先生应邀到温莎城堡 (Windsor Castle) 作客并见英女王。她说:“应付礼品的选拔一向是难题,更何况是在女王的家里站立。我在使馆的礼品库里转了几圈一筹莫展,复成品瓷瓶和轴画皆不对适,临了意象女王心爱保藏书,就买了一套英国汉学家大卫·霍克斯(David Hawkes)翻译的英文版《红楼梦》,但愿能为女王的藏书楼增添内容。”
她还说:“与杨宪益和他的英籍夫东说念主戴乃迭(Gladys B.Tayler婚后改名为 Gladys Yang)的译本比较,霍克斯的翻译更多反馈了从英国文化角度对《红楼梦》的剖析,比较容易被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剖析。举例,杨译本中东说念主名一律音译;而在霍克斯的译本中接收了有点彭胀的意译,‘袭东说念主’被译为Aroma(芳醇),‘晴雯’被译为Skybright(晴空),既得当字面真谛,又抒发了华文里的象征意旨。又如,宝玉住的怡红院在杨译本中是 Happy Red Court(愉快的红色庭院),在霍克斯译本中是 House of Green Delights(绿色的喜悦之屋),因为英文语境下的‘绿’和中国文化中的‘红’抒发着相似的喜庆意味。最特真谛的是,潇湘馆译成Naiad’s House(少女之家),naiad是‘水中少女’的真谛,看起来,霍克斯是凭证潇湘斑竹和湘江潇水的典故而意译的。”
前几年,翻译界皆在计划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好意思国闻名的汉学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其“连改带译”的翻译方式值得崇尚吗?
有东说念主评价,莫言摘得诺贝尔文体奖桂冠,应改为“诺贝尔文体翻译奖”,正是因为葛浩文在翻译历程中对莫言原作进行果敢删省以致改写,投合了西方读者的阅读真谛,才引来诺奖评委的疼爱。
也有东说念主觉得,在现在的寰宇文学界,中国文体的话语权相对薄弱,葛浩文式的翻译是话语权薄弱的作品为了走进国际市场,不得已而采用的一种“下策”。莫言摘获诺奖让葛浩文的名气越来越大,但争议也随之而来。有东说念主启动拿出原著对照研究葛浩文的译文,觉得他“把别东说念主的作品编削坏了”。
而葛浩文说:“有东说念主说我的翻译这个不对阿谁不对,我一般不作恢复,因为我知说念我方在作念什么;要是作者本东说念主和我计划,我会告诉他,我是凭证我剖析的文本在翻译,而不是作者字面上写的阿谁真谛。”“要是一个作品得回成功,那么功劳领先信赖是作者的。反之,作品在外洋市场反响欠安,东说念主们多半觉得译者要承担牵扯 ,一定是翻译有问题。”
葛浩文觉得我方很运气的一丝是,配合过多位中国作者,与他们打交说念皆很怡悦。莫言对葛浩文尤其信任有加。“莫言跟我说,‘我不懂英文,作品你拿去翻吧。译作是你的作品’。”
从英文到英文
中译公司:自1980年参与创办《中国日报》于今,您从事英文写稿和翻译责任40余年,强调中译英的历程其实是从英文到英文(From English to English)的历程,针对这一丝,您能否再详确先容一下?
张慈贇:我对于这一丝曾作过如下小结:
As a journalist working for English-language newspapers in China for nearly four decades, I have always subscribed to the principle of trying to find an English equivalent whenever possible in translating Chinese terms into English.
My advice here is that one should never try to invent or coin new English terms by yourself unless it is unavoidable.
“From English to English” means to pick terms and phrases used by native English-speaking writers and speakers and apply them i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orresponding Chinese terms, expressions, or ideas.
用华文通俗来说,即是在中译英时,千万不要按照字典我方来造词,而是要尽量使用英语中本来就有的词语和表述。是以,实质上中译英的历程应该是:英文-华文-英文,其中临了阿谁英文来自于第一个英文。
底下,举几个例子:
干涉工地,必须戴上安全帽
翻译:All must wear safety helmet when entering the construction site.
英语:Danger, Hard Hat Area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翻译:You won't fall ill by eating a little bit of unhygienic food.
英语:The five-second rule
立等可取
翻译:Instant service / On-the-spot service
英语:While U Wait
在中译英的历程中,巧合找不到敷裕对应的英语词语,咱们不错借用。
举例:
内紧外松策略
翻译:Policy of being intense inside and relaxed outside
翻译:Policy of covering internal intensity by a relaxed appearance
英语:Stanford duck syndrome
The term, first coined at Stanford University, originates from the idea of ducks paddling furiously under the water's surface but appearing to glide effortlessly. Later, it’s also known as the “floating duck syndrome.”
英语借用:The floating duck policy
南非闻名黑东说念主首脑曼德拉说过的一段话,对这一丝的讲授相配到位:
“If you talk to a man in a language he understands,that goes to his head. If you talk to a man in his own language,that goes to his heart.”
—Nelson Mandela
中译公司:在英文日报责任,会有好多挑战,除了发稿期限和不同的文化配景,还有英文和华文不同的新闻写稿立场,您是如那处置的?
张慈贇:对于翻译与写稿的关系,我觉得,翻译质料的猛烈最终取决于译者的方针谈话写稿水平。在此援用同业的两段话:
Writing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ny translation. Since a translation happens in a context and implies the transposition of a source text into a target text, this must fulfill the same constraints of an original text written in the target language. – Berrin Aksoy 2001
A translator's most important skill is writ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 Every translation should sound as if it never existed in a foreign language.
– Eileen Brockbank 2001
是以,我开心这样的见解:
To be a good translator you must be a very good, and not merely adequate, writer in your target language. You must have a way with words, the ability to write with flair.
我还要加上一句,Especially so in retelling Chinese stories in English.
这里,我不错举两位我国闻名翻译家的例子:
现代翻译家、文艺辩驳家傅雷(1908-1966)早年留学法国巴黎大学。他翻译了大宗的法文作品,其中包括巴尔扎克、罗曼·罗兰、伏尔泰等名家文章。20世纪60年代初,傅雷因在翻译巴尔扎克作品方面的超卓孝敬,被法国巴尔扎克研究会给与为会员。
朱生豪(1912-1944)曾就读于杭州之江大学中国文体系和英语系。1933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寰宇书局任英文剪辑,参加《英汉四用辞典》的编纂责任,并创作诗歌。其写有诗集多种。1936年春,他入辖下手翻译《莎士比亚戏剧全集》,为便捷中国读者阅读,他冲破了英国牛津版按写稿年代编排的次第,分为笑剧、悲催、史剧、杂剧4类编排,自成体系。他是中国翻译莎士比亚作品较早的东说念主之一,译文质料和立场卓具特质,为国表里莎士比亚研究者所公认。
我觉得与其他同期期的译者比较,这两位翻译家成功的根底,在于他们极为深厚的华文写稿功底。
我再举一个与我我方干系的例子:
资中筠,1930年降生于上海,是中国闻名的翻译家,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好意思国研究所长处,《好意思国研究》杂志主编。除专科以外,旁涉中西历史文化,关心中国现代化问题,撰有大宗漫笔、漫笔,并翻译英法文体文章多种,包括好意思国罗伯特·詹姆斯·沃勒的《廊桥遗梦》。
1989年,好意思国哥伦比亚大学出书社邀请资中筠先生将我方的文章《中好意思关系1949-1950》翻译成英文出书。资先生很谦善,她莫得我方翻译,而是请别东说念主为她试译,但皆被出书方退稿,不舒心英文翻译。自后,经东说念主先容,资先生找到我。我其时在《中国日报》任国际部主任,天天上夜班。她让我也试译了几页,传到出书社,对方当即就首肯了。
自后,我诈欺日间我方休息的时期来翻译,我的夫东说念主为我跑藏书楼找来大宗的原始贵寓,以便我援用英文原文,这些正本是英文的段落,要是莫得原始贵寓,从华文是无法翻译回到英文去的。
临了,我一共用了近3个月的时期完成了这本30万字的书稿英译责任。2003年该书又由另一家好意思国出书社出书,书名为No Exit?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U.S. Policy toward China 1945-1950。
资先生在出书评释中写说念:“My thanks also go to Mr. Zhang Ciyun and Ms. Jia Yanli, whose meticulous draft translation of the original Chinese edition provide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subsequent revised versions.”
我其时就觉得,之是以出书方认同我的翻译,并不是因为我的英文比别东说念主好,而是我的翻译样式是正确的。我在中译英的历程中,临了即是落确切英文写稿上,而且尽可能作念到“从英文到英文”。
英文写稿的要点
中译公司:请您谈谈如何系统训练英文写稿。
张慈贇: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我有幸鉴定了陈翰笙先生(1897-2004),并奴婢翰老学习英文写稿三年多。
翰总是中国早期马克想主义的农村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寰宇历史研究所名誉长处。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的首创东说念主。1924年获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同庚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考验。1952年1月,翰老与宋庆龄等沿途创办了英文双月刊《中国成立》(China Reconstructs)。
我刚到翰故我参加高等英语写稿班学习的时候,文化大改进尚未杀青。 翰老免费在我方家里办英语学习班。每个班东说念主数未几,其中大多为年青东说念主。翰老用英语上课,走进他家,皆得说英文。
咱们每个星期要用英文写一篇文章,上课的时候读给他听,因为他有青光眼,目力不好。咱们边读,他就在一旁点评和月旦。奴婢翰老的学习为我的英文写稿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自后选拔管事和责任起到了极为蹙迫的股东作用。
在遥远的英文写稿和中英翻译的学习和执行中,我回来出了以下三个要点:
1. Simple words and short sentences (“小词”短句)
咱们其时在给翰老读我方写的文章时,听到翰老月旦最常用的一个单词即是“verbose”。他月旦咱们写稿不轻佻明了,文章显得啰嗦。铭记有一次,一位同学在文章中写“I intensely dislike it.” 翰老其时就问他, “Then, why don’t you just say ‘I hate it.’?”。
自后我启动从事新闻责任,而新闻写稿也强调要用simple words and short sentences。因为报纸的版面十分非凡,文章皆要硕大无比。尤其是写标题,只可用十几个或几个单词就要把文章的要点写出来,还要能迷惑眼球。
有一次上夜班,一位老剪辑要为一条单栏的文章写只须三行的标题,他动了半天脑筋,感到很勤劳,就坑诰标题能不成加一瞥,改为四行。在场的一位资深英国人人听到了,就问:“How many unit counts in each line?”剪辑回答说,“Only nine.”
Unit count是英文排版中的一个字宽单元。华文和英文在排版上有很大差异。华文每个字和标点皆是一个方格,而英文不同的字母和大小写所占的空间是不同的,如小写的“a”为一个unit count,小写的“i”和标点象征为半个unit count,大写的“M”即是2个unit counts。
因此,9个unit counts以致不够写一个略略长一丝的单词。然而,英国人人的回答其时就震到了我。他说:“Within nine unit counts, you can say a lot of words.”换句话说,只须你能用最硕大无比的词汇,再小的空间里,你也能说好多。
是以,咱们英文报纸的剪辑通常手头放一张口角词汇的对比表,匡助咱们用短小的单词来抒发雷同的词义。
Simple words
acknowledge (v): admit, agree
aggravate (v): annoy, excite, kindle, spark, vex
comfortable (adj): cozy, fine, snug
confront (v): face
explanation (n): account, answer, reply,
merchandise (n): goods
recommendation (n): advice, backing, idea, word
responsibility (n): duty, job, task
另外,翰老也一再条目咱们把句子写短。而咱们写英文新闻亦然条目短句子,举例英文新闻的导语一般不允许超越25个单词。这是专门研究得出的适度:
Short sentences
When you write more, people understand less.
A research shows that when an average sentence length is 14 words, readers understand more than 90% of what they’re reading. At 43 words, comprehension drops to less than 10%.
Studies also show that sentences of 11 words are considered easy to read, while those of 21 words are fairly difficult. At 25 words, sentences become difficult, and 29 words or longer, very difficult.
我相配心爱好意思国作者海明威,他亦然记者出身,他的写稿立场即是简练直不雅、热情含蓄、朴实,小数譬如和评释。我铭记海明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My aim is to put down on paper what I see and what I feel, in the best and simplest way"。
2.Wording, wording, wording (措辞、措辞、措辞)
翰老给咱们上课的时候,不停教导咱们要提神wording。因为英语有许多同义词,它们之间有细微的差异,咱们在英文写稿和翻译的时候一定要选拔其中一个最对的单词用在最对的地点。
举例:Sensuous / Sensual
The two words are often used interchangeably, but careful writers would do well to think before using one or the other.
The terms share the root sens-, which means to arouse the senses. Sensual has referred to gratifying carnal, especially sexual, senses since before 1425. Sensuous is believed to have been created by John Milton in 1641 to mean relating to the senses instead of the intellect without the sexual connotation.
凭证上头的讲授,咱们就知说念什么地点应该用sensuous,而什么地点不不错用sensual。
自后,我不仅我方绝顶提神wording,我在给年青剪辑记者和英文新闻写稿课学生授课的时候通常援用底下这段话:
Your diction is important because it reflects the way you think. In many situations, people judge you on your choice of words. If you loathe ignorance but are loath to learn, you’re not going to go very far. To make a favorable impression, you must avoid imitating the poor habits of others and emulate the writers and speakers you admire.
那么,如何来进步我方这方面的水平呢?我常用这两个办法:
第一,要多阅读好的英文原著和有声誉的英文报刊,要负责查字典,一定要用英英字典。
第二,一定要记条记。看到好的英文表述,记下来,想想它不错对应华文的是什么表述,这样,下次有要翻译这个华文表述的时候,就不错用你记下来的英文。这亦然我上头所讲的“from English to English”。更蹙迫的是,把好的wording记下来。巧合候,你看到作者把一个极为深广的单词用在一个极妙的地点,令东说念主眼睛一亮,我以致会感到心砰然越过,一定要把它记下来,以后你不错用,也不错融会贯通。
3. Think in English (用英语想维)
我在跟翰老学习英文写稿一段时期后,我我方一直在想,如何时刻写出翰老所条目的那样融会易懂、令东说念主陶醉的英文文章呢?
有一次,我一霎意象,要是我要用英文写文章,不详把华文翻译成英文,在动笔的时候敷裕用英语来想维,脱离华文,这样出来的英文稿就会融会的多。这里的枢纽有两点:第一,要敷裕吃透华文或你要写稿的主题和内容,要烂熟于心;第二,要把我方置于一个面临演叨足懂华文的读者,用英文来讲一个故事的场景里。
从好多异邦读者的反馈来看,我尝试这样作念的适度是十分梦想的。通俗一句话,他们暗示不仅看得懂,而且自负看。
然而,在我自后条目咱们报社的记者也要这样作念的时候,他们就坑诰说,他们莫得皆出过国或在国外生涯过,不知说念若何用英语来想维。
我的回答是,当你动笔写的时候,就好比看电视,从华文频说念一下转到英文频说念,不要再回头去看着华文(还有字典)去一字一板地翻译。经过一段时期的测验,大多数记者和译者皆不错作念到。
Think in English从广义上讲,你在动笔写稿和翻译的时候,当然会琢磨到读者的需乞降文化配景,绝顶在讲中国传统文化故事的时候会增多一些必要的中国文化学问。
举例,我在写或翻译中国故事的时候,会琢磨到异邦读者对咱们汉语拼音的东说念主名和地名很难读得出来和铭记住,是以在一篇短小的故事中尽量减少它们的出现。写到地名的时候,皆评释在中国的什么省和什么方向。即是要尽量用读者老成的言辞和表述样式来翻译中国的方方面面。
中译公司:您刚刚提到,责任和学习时要负责查字典,而且一定要用英英字典。您平时是如何累积词汇的?
张慈贇:从我的责任警戒来看,累积我方的词汇表不仅是必要的,更是必需的。我不错举一个例子:
从1992年启动,我匡助上海办英文报纸,1996年老成调到上海责任,谋略创办英文《上海日报》(Shanghai Daily)。由此,我的责任和写稿的重点就转进取海和长三角地区。因而,我就启动提神网罗磋商这个地区方方面面的英语词汇。
尤其是上海,自1843年老成开埠以后,这座城市曾受到西方的各种影响,其中包括谈话的影响,是以有了上海的所谓“洋泾浜”英语。上海还有过租界,于今还留住它们的思路。
咱们在向外界先容上海的时候,绝顶是写到它的历史,就要知说念许多它历史上的英文词汇。比如,上海好多的马路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称号,其中许多即是外语。
Old Road Names in Shanghai 上海老路名
1. 淮海中路 (霞飞路 Joffre, Avenue)
2. 襄阳北路 (劳尔东路 Lorton, Route)
3. 康平路 (麦尼尼路 Magniny, Route Marcel)
4. 想南路 (马斯南路 Massenet, Rue)
5. 福州路 (教授路 Mission Road)
6. 江苏路 (忆定盘路 从容盘路 Edinburgh Road)
7. 安福路 (巨泼来斯路 Dupleix, Route)
8. 番禺路 (哥伦比亚路 Columbia Road)
9. 中山东二路 (法兰西外滩 Quai de France)
10. 陕西北路 (西摩路 Seymour Road)
有些公司和商行,包括现在还在狡计的百年老店,它们正本皆曾有我方的外文称号。如:
老凤祥银楼 Lao Vong Ziang Jeweller (1848)
王开摄影馆 C. H. Wong Photo Studio (1920)
正广和汽水厂 Aquarius Company
Four Great Department Stores on Nanking Road in 1930s
先施 Sincere
永安 Wing On
美妙人妻新新 sun.sun./span>
大新 sun.Company
即使在今天,上海的一些市集和商办楼的称号,华文和外文是分开起的,并不是翻译或汉语拼音。如:
恒隆广场 Plaza 66
梅龙镇广场 Westgate Mall
港陆广场 Harbour Ring Plaza
环球广场 World Centre
高山广场 Lucky Target Square
徐家汇藏书楼 Bibliotheca Zi-ka-wei因为这些词汇并不是在某一册字典中皆能找到,是以我通过不停累积,剪辑了一册现在已达5万多字的My Dictionary (“我的辞书”),其中包括了险些总共与上海磋商的英语词汇。
而平时,我在入辖下手作念英文写稿或中译英之前,通常就干系题目网罗和创建一个专门的词汇表。如,我在撰写和翻译《中国传统绘制赏识》《吐蕃史》《易经简析》等时,皆是先尽心准备词汇。这不仅能使我方进一步剖析干系题主义中英文内容,也会大大进步后续责任的成果。
因此,我觉得算作别称译者,绝顶是从事中译英的责任,平时一定要养成累积词汇的民俗,尤其是我方翻译边界里的一些专科而在一般字典或网上辞谢易找到的词汇。
中译公司:您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了特出的孝敬,何况向学生、后生责任者倾心传授珍视警戒。您对年青一代有哪些传话?
张慈贇:我觉得每一位译者的头脑中皆需要一杆标尺来轨范我方的翻译,也即是要有一定的翻译宗旨。我选拔了一位并非闻名远近的同业Sylvain Galibert讲的话来算作我翻译的宗旨。Sylvain Galibert从事英法翻译,我方领有一个翻译办事网站,我把他说的话摘抄如下:
The purpose of translation is to pass on an understanding to people in their own language and create the same impact as the original text.
― Sylvain Galibert
我觉得此话长话短说,既好剖析,也容易记着。但愿对年青一代的翻译责任者有所匡助。
专题新闻:
·翻译·中国 | 中译公司大事记(2011)
·翻译·中国 | 中译公司大事记(2010)
·翻译·中国 | 东说念主物专访:资深翻译家程福惠
·翻译·中国 | 中译公司大事记(2009)
·翻译·中国 | 东说念主物专访:资深翻译家周光熙
·翻译·中国 | 中译公司大事记(2006-2008)
·翻译·中国 | 中译公司大事记(2003-2005)
·翻译·中国 | 东说念主物专访:资深翻译家赵慧先
·翻译·中国 | 中译公司大事记(1997-2002)
·翻译·中国 | 东说念主物专访:资深翻译家严修莹
*更多资讯请关心官网首页“新闻中心”